欢迎访问新疆纵横翻译公司官方网站!找翻译,就找纵横翻译!!
6S咨询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

0991-2328798/2836316

快速咨询

×
  • 12年5S/6S管理咨询经验12年5S/6S管理咨询经验

翻译专业面临的新一轮质疑浪潮与应对之策

发布时间:2025-04-09发布作者:admin 关注人数:35



一、技术迭代下的三波舆论冲击

 

2016年机器翻译工具在大数据和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基础上取得巨大进展以来,质疑外语和翻译专业价值和对学科前途悲观论调就开始不断在各大新闻、会议、自媒体不断出现,进而形成第一波负面舆论浪潮。20221130日,OpenAI发布GPT-3.5模型驱动的ChatGPT。仅仅花了5天时间,ChatGPT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00万,创了互联网历史记录。两个月后,20231月,ChatGPT的月活用户数量达到1亿。火箭般蹿升的用户数量,预示了生成式AI的飞速发展,ChatGPT翻译功能进一步进化,引发了第二波外语和翻译专业前途的讨论,与上一波负面舆论相比,外语和翻译专业无用论和AI取代论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更加泛滥。具体表现为:同传被AI替代是迟早的事“AIGC时代学外语和翻译没有用外语是天坑专业学外语不好考公劝退翻译专业“AI进步比我快翻译硕士,翻译没用,硕士有用等等观点。

 

2025120日,我国的深度求索公司推出了推理模型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其模型权重,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技术显著提升推理能力,性能媲美顶尖闭源产品,迅速引发全球关注。

 

今年2月底三月初,正值两会季。2025225日,深圳市在2025年两会期间率先启用了某厂商的 AI翻译大模型,媒体声称这也是全国首个政务级AI大模型同声传译软件。随后各大媒体发布了相关视频和文字新闻。在相关视频报道中,厂商向记者展示了一张照片,画面中一位外国人正看着屏幕记笔记。厂商表示:这位是一个外国总领事馆的官员,她本来是带着耳机的,但看到AI同声传译的屏幕之后,把耳机给放下了,开始对着屏幕记笔记,这说明AI同声传译的准确率很高!InnAIO采用DeepSeek-R1大模型,政策术语准确率达到98.3%。可以通过AI声纹识别系统自动捕获发言人语音,结合系统级音源直采技术,消除传统设备传输延迟,实现0.5秒内自动触发翻译,翻译响应提速40%。此外,该软件还打通了PC端专业会议平台与移动端功能,支持大屏高清直播、多语种频道一键切换,满足外宾团队协同办公需求。希望能够帮助深圳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摆脱语言障碍的城市。

此前,人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机器翻译工具由于其速度和效率优势,可以替代人类从事部分垂直领域的笔译工作。然而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虽然有一些相关技术方案在手机、车辆和会议终端采用,但人们的普遍结论是,口译仍然是机器翻译目前尚且无法攻克的阵地。由于各级两会是我国每年最重大的政治活动之一,在地方两会如此重要的场合采用AI同传,人们自然认为AI同传得到官方认可。同时,厂家声称由于现场有其产品提供英文译文,国外嘉宾不再聆听人工译员译文,暗指AI同传在当时场景中已经替代人工译员。相关短视频新闻和文字报道出来后,很多人认为,人类同传这块最后的堡垒已被AI技术攻克。紧接着,在社交媒体中引爆了新一轮山呼海啸般的负面舆论。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AI神话( AI Deification)、替代论(Replacement Theory)、外语和翻译无用论(Obsolescenc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ranslation)铺天盖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中,翻译AI崇拜者和跪拜者(Irrational Warshippers)、AI翻译技术跟风者(Tech Bandwagoners)、技术二道贩子 (Tech Middlemen/ speculators, knowledge brokers)、短视(Myopia)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者、焦虑煽动者(Anxiety/panic Peddlers, Fearmongers)、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患者层出不穷。社交媒体上,翻译专业在校学生普遍惊恐迷茫,哀鸿遍野。


二、现场AI英语译文果真如此神奇?


首先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深圳作为位于大湾区的一线城市和全国科技高地,在深圳市两会这个一年中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中,由地方行政首长代表政府向人民报告,阐明政府工作的理念、政策、实绩和未来工作计划,是一件严肃的重大政治活动。现场有外国使节来列席聆听,同时也是一个向外国友人讲明我国大政方针的重要国际交流活动,属于差错容忍度极低(high-stake)、政治高度敏感的场合。因此报告的英文翻译必须做到严谨准确,绝不能出现政治方向性问题。

 

我们以下面相关报道中的新闻图片为例,来看看AI到底水平如何。屏幕中显示的是在深圳市两会现场覃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文。到目前为止,笔者尚无法从公开渠道获得深圳市2025政府工作报告官方版本。中文源语为屏幕英文译文的回译,以及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类似表述。让我们以分句为单位,对屏幕上的英文译文逐行展开分析:

AI翻译类产品能叫同声传译么?

 

2024522日,维也纳大学权威口译研究学者波契哈克在一篇名为《机器口译是口译么?》(Is machine interpreting interpreting?)的论文中指出,As long as automatic speech translation is unable to cope reliably with the implications of embodiment (including dialogicity and multimodality) as well as situatedness in scenarios of co-present (i.e.,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immediate) interaction, the term ‘interpreting’ is best reserved for fully human (or human-controlled) and source-paced (live-use) Translation.

 

笔者译文:只要自动语音翻译无法可靠地应对具身性(包括对话和多模态)以及共在性(即时间和空间上即时)交互场景中情境性的影响,口译这一术语最好用来专指完全人工(或人工控制)和基于源语节奏(实时使用)的翻译活动(注:即人工同声传译)。 

 

换言之,波契哈克认为,口译同传是人类译员的专属术语。如现有机器多语言系统不能可靠输出人工口译同样的声音译文,不得将自己的产品称为“AI同传“AI同声传译“AI口译,否则会造成术语极大混淆,给公众带来极大误解。如果不把基本术语厘清,AI科技公司会有意无意误用或滥用这一术语,通过蹭人工口译热度,以此为噱头开展营销宣传,从中获得极大经济利益。

 

笔者作为职业同传译员,目前为止在国际会议场合中见到的所谓“AI同传,均为将源语讲话进行语音识别,随后用机器翻译引擎将文字译成目标语,最后在屏幕上进行双语或单语文字实时显示。准确提法应该是多语言字幕实时显示,绝不是出声音的同传


有意思的是,十多年前,谷歌、微软已经可以实现多语言字幕显示,相同的功能,它们的产品呈现形式为多语言下拉菜单,顶多叫翻译,而不叫口译同传。只有国内厂商动则把自己产品叫某某同传某某口译

 

本文第二节分析显示,目前的真实情况是,尽管有AGI加持,做到高质量、可靠的多语言字幕实时显示,尚且困难。要做到下一步将译文文字高质量、可靠地同步处理成人声,通过耳机提供给听众使用,技术实现上还相当遥远。厂商人士所称的希望能够帮助深圳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摆脱语言障碍的城市,目前看来,仅仅是一个美好愿景而已。

 

、关于翻译的负面舆论中,个别科技公司毫无疑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常见营销套路是什么?

 

在这次具有轰动效应的宣传中,厂商赚足了眼球,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一夜间,似乎所有人都在谈论该厂商产品,热度迅速蹿升,厂商收割了大批流量。从这次事件中,据笔者观察,AI口译相关科技公司的常见营销套路如下:


1、想办法找权威机构和人士为其背书。这次事件中,借助在重大场景中的亮相,暗示其AI产品已得到深圳市政府官方背书,已在重大政治场合中得到采用。据公开信息,去年11月该厂商曾经找到国内某知名语言高校某教授,通过现身国际交往场合,大肆宣传,给人一种产品得到权威专家背书的印象。

 

2、只说自己产品能做什么,而不严谨、认真、透彻地向公众说明在实际使用复杂场景中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公众如果不进行事实核查,往往对真实场景中产品的使用效果并不知晓。

 

3、在复杂、多主体、动态的国际交际情景中,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场景切片来说事,信息只说一部分,选择性呈现,不告诉受众全貌。

 

4、耍数据、术语障眼法。大谈大众相对陌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专业术语,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比如本次事件中,如已知晓大模型基本概念,不难发现政策术语准确率达到很高的水平,其实并不难做到,只需拿到高质量往届政府工作报告多语数据,根据具体任务对模型进行预训练就可以实现。

 

、专业教育的坚守与革新:写给正在学习翻译的同学们

 

在新一轮对翻译专业极不友好的负面舆论大背景下,广大翻译学子本身不容易,也许今后一二十年,这一批年轻人恰恰是国家不可多得的财富。在技术日新月异,行业爆点层出不穷,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同学们如何具备基本的数字素养和信息鉴别能力?建议同学们:

 

1、自媒体时代,对具有炒作、煽动焦虑、恐惧和特定情绪的新闻和观点、虚假消息要提高警惕。提防信息茧房。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观点越是极端、越是情绪化,传播越广,流量越大。小心千篇一律和众口一词。

 

2、多读书,多思考,培养独立思考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思辨能力。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恰好是学好翻译的必备素质。

 

3、一个新闻事件出来后,自问如下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讲话人是谁?听众是谁?说了什么?表述的方式如何?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找到以上问题答案,自然会豁然开朗。

 

4、形成个人的事实核查标准操作程序和习惯,建立"事实核查五步法"(溯源比对求证思辨验证)。利用自己多语优势,找到多个信息来源,相互印证,兼听则明。

 

5、实事求是,基于事实得出结论。有条件的话,寻访专家和行业内部人士,多听多学,慢慢发现真相。忌听从道听途说,匆忙得出判断。

 

王毅外长在25年慕安会上讲得好: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自泰然处之、岿然不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尚且如此,作为个体,更是要有定力。不可否认,AI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翻译人也在积极拥抱技术。但是有些规律,不论是否有AI,不会变:

 

1. 能力较差的人总是更难找到更好的工作。

2. 适应能力差的人会错失机会。

3. 没多少人像优秀口译员那样真正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

4. 水平不好的口译员,就算AI不替代,市场也会淘汰,客户并不傻。

5. 人如果停止学习,必将被淘汰。

6. 顶尖人才总是刚需。

7. 忙碌的人没有时间焦虑或沮丧。

8.只有大量练习,才能成就高手。

 

、写给未来:AI向善(AI for good),AI惠及人人(AI for all

 

AI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必将颠覆人类生产和生活,进而引发复杂的观念革命。当今世界正处在这个变乱交织的转型过程之中。当前舆论场是观念的自由市场。尽管在这个市场中有基本的政府监管。但是关于AI和翻译,劣质观点却比比皆是。

 

比如技术决定论(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其缺陷是忽略人类塑造人工智能伦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媒体上的AI神话论、AI崇拜、AI跪拜,让公众对AI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替代论鼓吹AI会替代乃至控制人类,其缺陷是过度简化人机互动和共生的动态复杂关系。甚嚣尘上的外语和翻译学习无用论,只表达就业焦虑,忽略外语和翻译学习赋予人跨文化、跨思维的能力。

 

同时,由于不同的原因,在社会的剧烈变革中,容易出现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人,比如技术跟风者、技术二道贩子、极端功利主义者、别有用心的焦虑/恐慌煽动者、蹭热点和流量的渔利者、炒作和忽悠者和担心自己被边缘化,成为局外人的FOMO(错失恐惧症)患者,等等。

 

事实是,AI将冲击百行千业,所有行业都在努力适应。AI会写代码,让很多程序员失业,为什么没有呼吁关停计算机专业?AI会做疾病诊断、会看医学影像,为什么没有呼吁关停医学院?AI会判案,为什么没有呼吁关停法学院?AI会做翻译,就众口一词地说语言翻译无用论,人工翻译会被取代,甚至有人断言,文科将会消亡,难道不让人费解?也许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说翻译教育中的问题,比如需要挤出泡沫,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需求,但请不要为了倒掉洗澡水,把澡盆里的婴儿也一起丢弃。

 

笔者坚信,未来翻译不会消亡,但形态会变化,会与时俱进。未来一定是AI赋能译者和口译员,人机共生,各取所长。人,特别是广大学子,如果应用AI仅仅学会了投机取巧,思想钝化,千篇一律,未能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提升,那么这绝不是使用AI的正确方式。换言之,要实现AI 服务人的成长(AI for a better person)。人类必须因使用AI而民生和福祉得到改善。AI本身有很数据偏见、伦理、幻觉等问题,其本质是人制造的另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没有道德伦理,但是人有道德伦理。AI的未来,取决于人类是否负责任地、有道德地使用它。


欢迎您游览新疆乌鲁木齐市纵横语言翻译有限公司官网,我们专注于英文、俄文、维文及哈文等各类型领域的文章翻译;若对本文章内容不感兴趣或想了解更多与您企业、行业相关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快速寻找解决办法:

1)、工作时间可拨打咨询热线:0991-2328798,进行快速咨询;

2)、点击左右两侧“在线客服”,可快速与客服人员进行在线咨询;

3)、填写左侧或下方的“需求表单”,可快速与高级顾问进行一对一的在线咨询;

4)、非工作时间点击左下方的“请您留言”,填写您的联系电话及咨询需求,我们将快速安排高级顾问为您解答;

5)、欢迎光临新疆乌鲁木齐市纵横语言翻译有限公司官网,为您提供在线问题解答、学习交流、资料下载等帮助;